回眸再三-新春四月的戰場之原
這幾天在日光地區的活動主要靠著NIKKo PASS ALL AREA,一早搭上公車直奔戰場之原,因為回程路線無法經過,到戰場之原前中途一定中停明智平搭纜車,登高望遠把日光/奧日光美景一覽無遺,打包帶走。
明智平觀景平台海拔1437公尺,搭纜車約3分鐘就可抵達「明智平展望台」,站在觀景台上可以欣賞中禪寺湖、華嚴瀑布、男體山日光/奧日光美麗景色。還沒上觀景台,只是在纜車站旁遠望就可以感受到男體山巨大的火山錐體雄偉和遠方細錬般的華嚴瀑布。
雖然行程只有短短三分鐘纜車車程,但還是非常推薦大家中停明智平,搭纜車上觀景台一覽大日光地區美麗景致。
一下纜車360度日光地區盡入眼廉,觀景台右前方的男體山廣濶的山體顯得更加巨大,正前方是日本最大的中禪寺湖和銀錬般的上下兩層華嚴瀑布,再往前遠望,奧日光美景更對著我們招著手。往後看遠遠望去,昨日拜訪日光二社一寺則可以一一細數。
快閃離開明智平,搭上公車在中禪寺溫泉轉車,轉搭低公害公車來到湯滝下車。
我們預計從湯淹出發走到赤沼出口,再搭公車回中禪寺參觀華嚴瀑布,總路程共4.5公里,這樣健行行程設計也是因應老婆大人和小子的能力,預計連休息花二到三小時左右來完成。
湯滝故名思義就是溫泉瀑布,瀑布上遊湯之湖旁就是奧日光的最大的溫泉旅舘集中地,在這裡因地層陷落造成大落差的瀑布就是湯滝了。
壯麗廣闊的湯滝有了來自湯之湖水的支援,整個瀑布水勢驚人,藍天白雲翁鬱森林環繞下,站在瀑布平台上舒服極了,滿滿滿的芬多精讓人收獲滿滿,來到這裡的朋友可記得要用力多吸一點了!
雖然步道入口有警告標誌要小心熊,也忘了帶去年在北海道黑岳買的熊鈴(請看此,遊記1,遊記2,遊記3),但初春時節熊應該還在冬眠吧!不管如何,即然來了就要走,不走不會到,開走了。
一直很喜歡日本的步道設計,設計好的路線也能約束遊客不會亂跑,環保的木棧道也可以保護環境,很棒的規劃。一開走步道就沿著小溪旁娓娓而行,林廕中溪畔的爽朗步道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路旁的牌子說明了河鱒會在濕地的水中產卵,奧日光戰場之原濕地和小溪清澈透明的流水最適合河鱒棲息,也難怪日光是日本河鱒養殖的發祥地。
約末半小時左右我們就來到田代橋,木橋跨過小溪流後轉彎,接著就要進入這趟行程的重點-戰場之原了。
戰場之原起因於遠古傳說日本山神為了爭奪中禪寺湖在此開戰而得名,位居日本栃木縣日光市日光國立公園內,海拔約1,390至1,400公尺,面積約400公頃濕地。西元2001年日本環境省將其列為日本最重要的500塊濕地之一,西元2006年其中174.68公頃土地登錄在濕地公約,即奧日光濕原。(取自維基百科)
再轉個彎,木棧道順著清澈的小溪一路往南而去,位居海拔一千四百公尺高度,初春的戰場之原走來還有些許寒意,還好今天天氣不錯不時晴空萬里,走著走著也不覺的冷了。
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三叉路口的泉門池,這裡右轉可往小田代原,但小田代之原步道不是我們今天的目標,下次有機會再來走這條步道。
這裡也是河道轉彎處,從湯滝走過來要進入戰場之原或轉往小田原可在此稍做休息,國家公園為健行遊客貼心設置了桌椅,我們也停下腳步小憩步刻,在這裡野餐有種遺世桃園的感覺,男体山在樹林中若隠若現,在這裡邊野餐邊欣賞男體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過了泉門池,步道沿著戰場之原旁而過,尚未從冬日甦醒戰場之原就在左側展開。雖然沒有秋日火紅的楓葉來襯托,但這個季節的戰場之原就是大自然最著名的"枯山水"代表作。
好劇還在後頭,讓我們續續看下去吧!
春天的腳步尚未來到這片濕原,往左邊男体山方向望去金除了枯黃樹木外沒有任何綠意,幾乎沒有任何視線遮蔽物,戰場之原自然研究路(戦場ヶ原自然研究路) 路過的就是標準荒原地形,要不是家人相伴,身在其中真的讓人不由有如身處荒漠的蒼涼感。
濕地特有的水生植物又稱「谷地坊主」,為了抵擋不時高漲的水位,形成一球一球的隆起物,還滿可愛的的谷地坊主,因為很像僧侶所以才有這樣的稱呼(坊主是日本的僧侶)。
此時回頭一望,剛剛路過的兩棵迎賓樹在逆光下更顯孤寂,原汁原味用手機拍的照片沒有任何加工,其中意境請看倌自行體會吧。
步道此時穿越戰場之原,藍天白雲映著天光雲影,褐色系的寂寥大地彷彿畫面停格, 沒有專業相機和偏光鏡 ,大自然就是最棒的攝影師。這樣的景色請原諒我詞窮,只有看倌們親身體驗才能體會啊!
越往南走深入戰場之原,景色漸漸變的寬闊,若大蒼涼不己的濕原,點綴其中白樺樹更顯孤寂,還好整條路走來天氣大好,這次旅程才有機會體會戰場之原的美,拍到美美的照片。
一旁旳告示牌說明了湯川的夏日,每年5/1~9/30開放釣河鱒相信也吸引不少愛釣魚的好朋友吧!
順著步道慢慢脫離戰場之原,男體山漸行漸遠,步道還是沿著湯川邊邊走,一旁欣欣向榮的綠意再再顯春天的腳步近了,一路走來歷經荒原再到此,就像人生一樣有起有落,人生的道路若可以像步道一樣平坦,那就更完美了。
靜謐的湯川緩緩流著,潺潺流水訢說著這兒的蒼海桑田,或許此時的戰場之原沒有夏日充滿生命力綻放的野花隨風搖曳,但此時此景任何人工的枯山水,在我心中再也排不上第一。
也或許老天爺覺得我們看的美不夠,在離開之前給了我們最後一次回味的機會。整個男體山山系在眼前全面展開,告示牌說明彷活靈活現般訴說著,男體山山神化身的大蛇和赤城山化身的百足蜈蜙在此地大戰的激烈,天昏地暗兩敗俱傷的場景,這就是我們一路走來的戰場之原。
再往前走又來到另一個三叉路口,直行再一公里就會到龍頭滝,我們準備左轉出赤沼,整個戰場之原自然研究路之旅到了尾聲。
看到赤沼茶屋時就表示赤沼端的出口到了,4.5公里連休息二小時四十分順利走完,這裡也是戰場之原自然研究路入口之一,我們要在這裡搭車回中禪寺湖。
平緩好久的林間小道,慢步走著欣賞著山林、草原、瀑布等多樣景緻,走起來超舒服的。戰場之原這超乎原本認知的荒原,讓人迷惑的美永遠刻印在我心中。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來體會這裡不同季節萬種風情的!!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