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博物舘超人氣景點螺旋樓梯
繼上篇梵蒂岡博物館行程(請看這裡),離開編號三號藝術長廊後 (Galleria Chiaramonti),我們先到戶外的松果廣場放空一下,廣場中央擺著金色圓球,象徵這個既融合又分裂的世界。
金色圓球是1990年雕刻家Pomodoro的作品,另一側還有從萬神殿松果街移過來的松果,後方是1565年仿萬神殿拱頂建造的神竈,許多入舘參觀的遊客逛累了,都跑來這裡休息。
很喜歡這兩張從梵蒂岡博物舘眺望窗外的照片,參觀博物館時最喜歡轉角處空檔的小憩片刻,這樣的窗景有種遠離塵宵的從容啊...
在這裡即使是路過的小展廳,也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這個轉角的雕像,很可能就是古希臘或古羅馬的作品,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接下來會來到著名的八角庭院(Octagonal Court),這裡也是梵諦岡博物舘的起點,優雅的八角庭院有很多的古希臘跟古羅馬雕像跟石棺,各位格友可以看我拍的短片。
首先是有當代美學標準之稱的阿波羅(Apollo Belvedere),西元二世紀的作品展現太陽神阿波羅手持弓箭英姿,流暢身體的曲線讓這座雕像成為鎮舘之寶之一。
必看另一鎮館之寶還有勞孔(Laocoon),就是在木馬屠城中,為了說服特洛伊人不要把希臘的木馬拉進城,而被雅典娜女神兩隻毒蛇纏繞致死的故事。
這座雕像也讓米開朗基羅覺得不可思議並大加稱讚,我們在現場看到勞孔和兩個兒子們,他們身上的肌肉線條和完美的人體結構,讓毎個參觀者都印象深刻。
在八角庭院的各個角落,你也可以看到不少石棺,當時的貴族流行埋葬在石棺中,並在這些石棺外部觀描繪生前的豐功偉業。
離開八角庭院後,接下來我們到了謬司舘(Sala delle Muse),主角就是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和掌管藝術與科學的繆斯女神群雕像。
繆斯是古希臘神話宙斯的女兒們,這些女神給藝術家和音樂家提供靈感,另外謬司舘華麗的屋頂,記得不要忘了抬頭欣賞哦!(影片看這裡)
下一個是圓形展廳 (Sala Rotonda),這裡陳列了10尊全身和8尊半身希臘諸神雕像,還有主角羅馬暴君尼祿雕像,展廳中間就是超大的尼祿澡盆。
澡盆下的馬賽克拼圖是頭髮有很多蛇的女妖梅杜莎頭像,馬賽克拼圖在羅馬帝國時期非常流行,其中一圈則是希臘人與半人馬戰爭的故事。
接著是希臘十字廳(Sala a Croce Greca),廳的中央是色彩繽紛的月亮女神鑲嵌畫(Minerva’s Mosaic)。
同樣由彩色馬賽克磁磚拼貼而成,外圍那一圈則是月亮陰晴圓缺的週期,正中央當然就是美麗的月亮女神囉。
繼續走就來到編號七號的掛毯廳(Galleria degli Arazzi),走廁兩側掛了19幅巨型掛毯,主題都是描繪耶穌的生平事蹟。
另外一路走來,屋頂也是絶對不能錯過的地方,毎個廳的屋頂都讓人驚嘆不已,精美又華麗的雕刻,讓你不抬頭欣賞都很難。
再往前走來到編號九號的古地圖陳列館 (Galleria delle Carte Geografiche),展出的手繪版本的古老地圖,主角當然是天主教領地跟義大利囉。
最後的二個重頭戲,其中之一是拉菲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lo),這裡原本是教宗的房間,但經過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婓爾的畫作,變成了現今我們看到的拉婓爾畫室。
前一幾幅像是下方第二張照片的利奧一世與阿提拉的會議(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當然還有最有名的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可惜我佇立其中,整個人放空且太專注看著雅典學院,只顧尋找晝作最右邊載黑色貝蕾帽的拉婓爾(有人有找到嗎??),竟然忘了幫它留下倩影,真的殘念啊...
(上方照片取自官網)
最後重點中的重點,當然是西斯汀教堂(Cappella Sistina),米開朗基羅所創作的創世紀,九幅濕壁晝分別取自九個聖經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創造亞當,在米開朗基羅的畫作中,當亞當與上帝的手指碰接觸時刻,宛如新生般的場景,當下著實讓人感動不已啊...
(內部無法拍照,以上照片皆取自官網)
離開梵蒂岡博物館前必打卡的點,還有出口的旋轉梯,這個經典角度照出來的相片,應該是來訪朋友的定番了。
旋轉梯上的裝飾是歷代教皇的徽章,繞著旋轉梯往下走,不管由上而下或者由下往上拍照,都有不同的美哦。
以上是梵諦岡博物舘的介紹,接下來我們要去參觀聖彼得大教堂,不要忘記Follow哦...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粉絲團,這裡有我的旅遊動態分享,連結在下方哦...
吉米的人生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0040612682
參考資訊: